配资在线
7月8日清晨,在海珠区龙凤街道应急指挥中心内,一场应急拉动测试开始了。指令下达后,身着蓝色制服的应急队员3分钟内携带装备集结完毕,对讲机里传来清晰的调度指令——这是广州市应急管理局检查组对海珠区最小应急响应圈建设的实战检验现场。
作为全国首批“AI+安全”示范区域,海珠区构建的“1+18+96+N”应急网络已显锋芒:96个一类微型消防站、2327个最小应急单元分布全区,推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双降80%。验收组在新港街中大门园区看到,“1个AI虚拟安全总监+30个数智巡查机器人”组成的智能矩阵,正实时标注消防通道占用、违规动火等隐患,这套AI大模型系统已让该园区险情响应速度提升3倍。华洲街道联合海珠湿地,把水上救援基地社会力量纳入最小应急圈建设,通过无人机巡航、抛投救生设备等措施,填补了水上救援盲区。
4月11日新港东路货车火情中,万胜广场物业应急单元4分钟扑灭明火;6月13日华洲街燃气泄漏,15分钟内公安、消防等多圈层力量梯次到场控险;素社街独居老人家中烟感报警后,社区微站3分钟破门施救……这些案例印证了“5分钟自救、10分钟响应”机制的实效。
据悉,海珠区下一步将持续升级指挥平台,增加更多智能监测点,让这张基层安全网越织越密。
南方+记者 吴雨伦配资在线
东方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